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百科>>正文

我不信,怎么会有人不拖延呢?

2023年06月05日


本文不含“十步教你如何摆脱拖延症”内容



Warning⚠



本文为拖延正名,毒唯上线

B06


先请大家扪心自问,诚实回答:

在打开电脑,写完作业之前,需要几步?

A62D

本人:从床上爬起,洗漱,研究穿搭,对着视频编出新发型,去瑞幸买咖啡,骑车去图书馆,接水,上厕所,回来坐下,架好电脑支架,戴上耳机,准备干活(这就结束了吗?no太天真了)

支线任务:兴致勃勃地欣赏3个小时b站/Youtube视频,学到了系列新知识(比如学习余华和罗翔厂牌说唱20分钟);突然成为收纳大师,开始收拾东西,整理桌子和衣柜,焕然一新的1🫠小时;午觉1小时;漫无目的地出门散步,拿着手机拍天拍地拍花拍人,万物美好1小时;打开steam,畅游游戏2小时,顺利完成今日kpi;美美欣赏堆置的kpop专辑pb和小卡……

然后一天的最后两小时用来极速产出和干活。

总之,学习任务仿佛有魔力,能赋予所有平常无趣的事情以吸引力,瞬间变得有趣,比如最好看的网文小说视频往往在考试和各种ddl之前出现。

991E

所以,怎么会有人能井井有条地、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任务啊?(战术后仰)(我不信~)

没错,这篇稿子的诞生,就是在我头上顶着期中作业,坐在图书馆空对空,一杯茶,一包烟,一篇文献看一天,正在拖延到最后一刻的状态下。无数次验证经典名言“ddl是第一次生产力”。【作者此时再度发出暴论:没有内容工作者能不拖延。】

9D8D

每一次踩点完成任务后,我反复告诉自己,“从明天开始,做一个有规划、提前做事、再不拖延的人”,然后结局就是每天循环这个流程,在社交平台上发“崩溃,为什么能拖延至此”的消息。

幸好,有一批(可能自己也拖延)(富有科研创新精神)的研究者从实验等多面维度让我们重新认知、论证和理解拖延——

拖延可以是件好事儿。

1)拖延与创造

这两个词看起来毫不相干,甚至是相悖,但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二者恰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拖延(procrastination)导向创造(creativity)

若从历史维度而言,我们会发现许多伟大的想法往往在不经意之间产生。阿加莎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过,她关于侦探小说的奇妙灵感都诞生在洗漱或洗澡的瞬间,她也曾在自传中写过“我不认为需要是创造之母,相反创造诞生于懒散、空闲、漫游”。

从心理学维度而言,这种联系可以叫做潜伏期/孵化期(incubation)(我觉得在中文语境里可以叫“酝酿”)。那些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想法往往会经历这样一段“潜伏期”后出现——当人们在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时,头脑中的潜意识仍然在运转和发散,为上一件事寻找落点。

这段潜伏期能让我们和任务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当精力过度聚焦于一个任务上时,思维反而会困在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路径,合适地抽离反而会带来注意力或视角的拓宽,发现一些新的奇妙联系。

1B71E

所以,简单但是有趣的事情其实是“潜伏期”最好的选择,漫无目的、轻松而不专注地思考似乎更容易导向创造。心理学家Benjamin Baird在2012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专门用来测试以上所说创造力的“潜伏期”概念。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个经典的创造力测试。在测试后,第一组学生被允许纯粹休息12分钟,第二组学生被要求进行一项不太费神的数字判断测试(需要一点注意力,但可以大幅度放松走神),而第三组学生则需要进行更难的工作记忆测试。12分钟后,所有的学生再次回到创造力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第二组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40%,其他组的学生没什么变化。

拖延没那么糟。相反,种种迹象和实验都证明,合适程度的拖延、适当所谓“浪费时间”的活动往往会留有“创造”和“灵感”诞生的缝隙。密不透风、严格周密的计划搭建起固定的框架,在既有的轨迹下前行,可有时创造正在脱轨的那一刻,灵感在混乱中的碰撞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散步、发呆,需要漫无目的、没有意义的浪费时间,头脑也许会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一句话,一种不同的心情,一个零碎的单词,一点破碎的灵感。它们都很重要。

2)慢节奏、多任务

著名作家Tim Harford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慢节奏多任务处理(Slow-motion Multitasking)。它与multitask并不相似(边听课边回微信边写作业?你可能被多任务骗了 by yuki),它更强调慢速和从容,也就是slow-motion。Multitask要求快速、抗压而高效地处理所有工作,但slow-motion恰恰意味着缓慢地、随心地、有意识地转换,在不同的事件之间流连(与上文相关)。

17E47

在高密度的思维活动中,一段中断式的“空白”(break)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思维的转换,或者说注意力的短暂放空,所以也许在做其他的事时,也许你会突然有了上件事、或还未开始的正拖延事项(比如论文)的想法。如果你是做创造性工作的人,或者说如果致力于创造,拖延也许会成为创造力的火花。

两位心理学家 Adam Grant和Jihae Shin曾组织过一项实验来测试创造力。实验要求一组人想出一个新颖的商业创意,进行详细策划,并由一组独立的评估者对这些创意进行评分。该组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被告知要立即开始;第二组被要求先玩5分钟扫雷或纸牌游戏,然后再开始形成商业创意;最后,第三组被告知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在思考5分钟后开始工作的第二组人的商业创意得分要比第一组高出28%。这段短暂的拖延时间反而会给他们寻找一些非常规解决方案的可能。在相关论文的最后,两位学者认为,在适当的拖延之下,人们往往都会产生更富创造性的想法。

1A9B6

所以也许我们会发现,尽管拖延,ddl踩线完成任务后,拖延的结果竟然往往都还不错。虽然这种还不错的正向反馈,也许会导向层层无穷尽的下下下次拖延。但不论如何,不必太过焦虑,适合自己的拖延、抛弃“休闲焦虑”的浪费时间是创造萌芽的空间。

下次当你又在拖延但感到焦虑的时候,请就这么告诉自己和他人,

“我不是在拖延,是在等待灵感的迸发。你知道的,善于拖延的人都很富有创造力。”


参考文献:

1.Loizos Heracleous and David Robson, Why procrastination can help fuel creativity,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10319-why-procrastination-can-help-fuel-creativity

2.TED, Tim Harford: How Can "Slow Motion Multitasking" Boost Our Creativity?, https://www.npr.org/2019/05/10/719575727/tim-harford-how-can-slow-motion-multitasking-boost-our-creativity

3.Jihae Shin and Adam M. Grant, When Putting Work Off Pays Off: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and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64, NO. 3

素材来源:婳妩 清华小清心 2023-05-07 17:02 发表于北京


上一条:心知识 | 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 下一条:Why Do I Do That?|心理防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