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正文

河南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标准

2015年06月23日

     

第一章 课程性质    

第一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第二条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挖掘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 教学目标    

第三条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第四条 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第五条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及心理发展的技能,能够应用所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方法和技能分析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效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第六条 情感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情绪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会合理的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能有效的控制和宣泄自我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三章 教学内容    

第七条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6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和类型。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第八条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5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到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并能够对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调试,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意识;了解自己的人格发展状况,培养健全人格。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试、自我意识的评估。    

(二)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试的方法。    

第九条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21学时)    

本部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客观的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人际、恋爱、生涯发展、压力挫折等方面的意义,掌握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学会解决遇到的心理困惑,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试能力,获得自我发展。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大学生能力发展目标、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学会时间管理。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学习特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调试。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培养积极的情绪、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试。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试。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和特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试、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问题、培养健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和特点、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意义、学会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第四章 教学方法    

第十条 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和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得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活动体验、心理调试技能训练等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第十一条 根据章节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景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游戏互动、生活作业等。    

第五章 课程设置    

第十二条 课程体系: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覆盖全体学生(延伸教学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不同年级开设,包括心理咨询和辅导、团体训练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    

第十三条 开设对象:全院各专业一年级新生。    

第十四条 开设课时:共32学时(一学期16学时,开2个学期;一学期32学时,开1个学期)。    

第十五条 授课方式:每个课堂100人左右。    

第十六条 教材使用:选用优质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设备。    

第十七条 任课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兼职教师。    

第六章 考核方式    

第十八条 本课程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考核中坚持过程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加重过程性评估在学业成绩中的权重系数,具体构成如下: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成长\活动\考勤)×50%+期末成绩(知识\认知\情感\技能)×50%    

第七章 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本课程由我校教务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实施课程开设工作。    

    

        

上一条:心理健康教研室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 下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