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答疑解惑>>正文

为什么今年放爆竹的人特别多?

2023年02月23日



岁末年初,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今年已经有不少同学陆续回到家乡和亲人们团聚。相信很多朋友像小清心一样关注到今年的爆竹声较往年热烈,年味儿较往年更浓,这背后究竟隐匿着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bushi),走进爆竹的前世今生。



爆竹的前世

关于爆竹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梁时期,著名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一本在民族大迁徙背景下记录各地风俗来源的书籍)中记载道,“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山臊恶鬼是一种可令得寒热病的鬼魅,古人在正月初一这天燃放爆竹吓跑山臊,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作为辟邪驱瘟的工具。到了宋代,诗人王安石、苏东坡也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的诗句。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为束帛气为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作为爆竹的谜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春节燃放鞭炮寄托了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爆竹的今生

穿梭千年,如今,爆竹更是演变为“辞旧迎新”的文化符号。大年三十儿晚上,鞭炮跟春晚陪伴着千家万户,只待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中华大地瞬间响彻一片,新的一年就这样在一片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款款而来。



文化心理暗示

就像前面“前世今生”中讲的那样,燃放爆竹历经千年,由原本驱逐鬼怪的手段,逐渐演变为“辞旧迎新”的文化符号,爆竹声承载了吉祥美满中国年的美好愿景。人们在潜意识中认为燃放爆竹能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禁放后,各式的花灯和大红灯笼只有光亮没有声响,并不能成为爆竹的替代品,因此,人们还是对燃放爆竹有深深的眷恋。而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人们希望通过燃放爆竹祈求新的一年健康顺遂,无祸无灾的心愿就更加急切。过去的三年,就像习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说的那样“疫情发生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人们也希望通过燃放爆竹这个有仪式感的事件,和历经了很多“不容易”的过去说“再见”,开启生活崭新的篇章。




释放压力

人们在心绪烦躁、感到“鸭梨山大”的时候,倾向于通过打碎东西来释放压力、宣泄情绪,进而获得快感。三年疫情之下的生活积攒了很多的压抑的、不能排解的情绪,人们也急切的需要一个突破口来宣泄这些负面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通过点燃爆竹和观看鞭炮的炸裂,来获得等价于“打碎东西”的快感:在爆竹爆裂的过程中,来释放自己去撕裂、去破坏冲动,再随着爆竹的平息安抚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控制,进而达到自我疗愈的目的。



情感记忆

儿时燃放爆竹带来的快乐,即使多年过去,长大成人后,也难以忘记,爆竹成为了人们对儿童时期的情感记忆。就像听到儿时的歌曲会发出“爷青回”的感叹,爆竹也承载了儿时的美好的回忆,爆竹声中,我们似乎回到了小时候,那些儿时在身边的人又似乎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请把“儿时的纸飞机又飞回我的手中”打在公屏上),爆竹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精神载体。

表现欲

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烟花爆竹应运而生。一些爱面子,有着强烈表现欲望的人倾向于通过更大、更燃的烟花博取关注度,甚至购买假冒伪劣的烟花爆竹,或者故意在铁桶、易拉罐中燃放爆竹,来制造更大的爆炸声获取更多的关注。而这种不良心理导致的情绪可能会感染到周围的人,进而引起更大范围内的群体性破坏行为,对社会治安和经济都造成威胁,甚至构成违法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逆反心理

这里不是说青春期的叛逆,而是成人也会有的“逆反”。由于人格差异,一些人喜欢追求“不让我干我偏干”的快感,虽然在平日里也会被规章限制而感到“不自由”,但出于对规则的畏惧或服从,还是会遵循规章办事。然而在禁放地区偷偷燃放烟花这种不大不小的“逆反”会给这些人带来突破边界感的快乐。

从众心理

人们在群体里,会被群体的行为所影响,某个个体喜爱燃放鞭炮的强烈冲动性情绪,可引发群体中的其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他人喜爱燃放鞭炮的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使得这种情绪更加强烈。对“从众心理”感兴趣的同学,推荐可以在寒假期间阅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结束语

1988年,为应对燃放鞭炮带来的意外事故、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央提出加强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安全,此后,全国陆续有200多个城市制定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诸多争议与调整。如今,又值岁末年初,为顺应时势民心,不少地方适度扩大允许燃放区域,如杭州市还承诺各禁燃区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小型焰火燃放活动。然而在沉浸烟花爆竹带来的感官享受的同时,也要警惕“表现欲”、“逆反心理”及“从众心理”的作祟,让我们都在自律中获得自由,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

祝愿伟大祖国

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春节期间我市将适度扩大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区域,杭州日报,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23/1/17/art_812262_59072343.html

[2] 燃放鞭炮背后的心理效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http://www.psych.ac.cn/kxcb/kxcb_xwxj/201103/t20110309_3080968.html

素材来源:Elaine 清华小清心 2023-01-23 17:00 发表于北京




上一条:永远在减肥却永远“不够瘦”...|对瘦的极致追求从何而来? 下一条: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向陌生人倾诉真实想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