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答疑解惑>>正文

“求人好可耻啊.....” | 是什么阻止了人们开口求助?

2023年03月30日

你愿意开口求助吗?


当你一个人出门在外手机却没电了,你会不会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借用充电器或他们的手机?



——“ta会不会觉得这很麻烦?”

——“ta不认识我,为什么要帮我?”

——“ta肯定会拒绝我,这太尴尬了。”



许多人可能会因为诸如此类的想法而放弃向别人求助,正如Flynn和Lake的研究发现,人们普遍会低估他人帮助自己的意愿[1]。如果你也是如此,那史蒂夫·乔布斯的观点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冲击,他说:“多数人缺少人生经历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来不去求助。”



乔布斯在12岁时就做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实施的行动。那时,为了拿到制造频率计数器所必需的配件,没钱购买的他拨通了比尔·休利特(惠普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的电话,开门见山地说:“你好,我是史蒂夫·乔布斯,12岁,一个中学生。我想要制造一个频率计数器,我就想问问你有没有多余的配件可以给我用。”



(图源网络,侵删)



听到这一“大胆”请求的休利特不仅把配件送给了乔布斯,还让乔布斯在暑假时去到惠普公司打工。在乔布斯的创业生涯里,休利特也成为了他的引路人。



但那可是乔布斯啊!你可能会觉得这是精英人士从小就拥有的勇气和天赋,又或者是他运气足够好,才能使如此突然的要求得到满足。



但实际上,提出请求并得到满足的情况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加普遍:一项跨文化的观察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请求有88%都得到了满足[2]。



那么,为什么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害怕向别人求助、总是觉得会被拒绝呢?



为什么我们难以开口求助?


// 1. 低估了他人的依从性动机


依从(compliance)是指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使别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一些研究者提出,作为求助者,我们往往会低估他人依从自己请求的动机水平,因此不愿意向他人求助。



想一想文章最开始时的那个例子:一个人出门在外时,你需要打电话却发现手机没电了,只能挨个去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你觉得自己需要问多少个人才能找到3个同意借手机给你的人?



Flynn和Lake研究的参与者在实际求助之前就回答了上面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平均需要询问10.1个人。而当他们实际去求助街上的陌生人时,平均询问6.2个人就可以达成目标——这意味着人们高估自己需要询问的人数的程度达到了60%



(图源网络,侵删)



低估他人依从性的现象不仅在“借手机”的情境中存在,也在其他多个求助场景中得到了验证,例如,请求陌生人填写问卷、询问复杂的路线等等。可见,我们总是对他人是否会提供帮助缺乏“信任”。



如果觉得这个结果令人惊讶,不妨站在被求助者的角度想一想。拒绝他人的请求不仅需要一个简单的“不”字,还会面临冒犯求助者的风险,并且要承受尴尬等负面情绪。当我们自己作为求助者时,却往往忽视这些心理负担,从而夸大被他人拒绝的可能性[3]。



// 2. 低估了他人的亲社会动机


帮助他人实际上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即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实际上,在可实现的范围内帮助他人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心理需要[4],并让我们作为助人者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别满足我们的3种基本心理需要:



  • 自主需要:自发、自主地选择帮助他人满足了我们的自主需要;

  • 关系需要:帮助他人使我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信任、加强了我们与对方的联系,满足了我们的关系需要;

  • 能力需要:帮助他人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满足了我们的能力需要。



因此,除了从依从动机出发,认为他人是由于遵守人际交往的隐性规则而同意请求,另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低估他人的亲社会性也是阻止人们开口求助的一块巨石。



Zhao和Epley就认为,求助者往往会低估他人伸出援手的亲社会动机,进而低估他人的助人意愿和助人后产生的积极情绪[5]。



参与实验的人被分为2组,分别被要求想象自己是“借手机”情境中的求助者/被求助者。求助者需要评估在他们的预期中,被求助者的助人意愿、积极情绪、感到麻烦的程度和助人动机;被求助者则直接表达自己的帮助意愿、积极情绪、感到麻烦的程度和助人动机。



研究者发现,求助者的预期比被求助者的真实心态更加悲观。与被求助者的真实感受相比,在求助者的预期中,被求助者的助人意愿更低、积极情绪更少、更倾向于感到麻烦、亲社会动机更弱。而且统计分析表明,人们对被求助者的助人意愿的低估,正是低估亲社会动机所导致的。在多个类似的生活情境中(如,请求带路、借零钱、搬重物等)进行的实验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图源网络,侵删)



但是,通过要求人们想象一个情境所得出的结论有这么可靠吗?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发现,研究者让另一批参与者进行了真实的互动:参与者需要在公园里请求陌生人帮自己拍一张照片。在实际求助前、后,求助者和被求助者分别回答之前研究中同样的问题。



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求助者低估了被求助者的助人意愿、积极情绪和亲社会动机,同时高估了被求助者感到麻烦的程度。其中,求助者对他人亲社会动机的低估是认为自己会被拒绝的深层原因。



可见,站在助人者的角度时,人们通常愿意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当自己成为求助者时,人们却倾向于低估他人帮助自己的意愿,因而不愿意轻易向别人求助。



扔掉包袱,大胆求助


如此看来,在必要时向他人求助,我们大可以少一些焦虑和恐惧、少一些悲观的预期。真诚地、合理地提出请求,往往也会得到对方温暖的回应。



(图源网络,侵删)



要知道,求助正是给他人给予善意的机会,也是加深自己与他人联结的机会。要相信,善行的温度总是双向的,送出玫瑰的一方,总会收获更悠长的余香。

学堂君有时候不愿意主动求助,是怕别人觉得我是骗子。所以一般我都只找特定的工作人员,比如保安、警察等,这样大家彼此都放心😌

素材来源: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3-02-28 20:21 发表于北京


上一条:为什么我们照顾不好自己? 下一条:永远在减肥却永远“不够瘦”...|对瘦的极致追求从何而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