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这篇文章推送出来的时候,应该是5月25日当天了。而之所以这一天推出,是因为“5.25”谐音“我爱我”。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那你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以及你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一天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吗?最早其实是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开展了“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当时就取了“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才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那么,“我爱我”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心理健康的本质,是指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去爱自己和爱世界上的其他人,而且,人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所以,爱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有人会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呢?”
但其实,“爱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当涉及到自己的不足、缺点、错误的时候。爱自己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爱自己:ta会能够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赞美自己的成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会愿意尝试改变,而一时改变不了的时候也会原谅自己并不总是那么优秀。别人对ta好,ta会感激。别人对ta不好的时候,ta会理解和宽容,并能照顾好自己。在别人看来,ta是一个成熟的大人。ta会觉得自己很不错,而且还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好,会越来越喜欢自己。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ta可能会总是批评自己,否定自己,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会把自己的成功视为运气,会把自己的失败视为能力差、办事不利的证据。别人对ta好,ta常常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对ta不好,ta会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感到委屈的同时还会对人满怀怨恨。ta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努力进步的同时,仍然会始终注意到自己身上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不停的自我鞭策,即便有进步,也会非常吝啬对自己的赞美。
那么,一个人要怎么才能爱自己呢?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喜欢的东西、讨厌的东西、你喜欢做的事情、你不喜欢做的事情,等等。然后,你得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点、缺点、长处、短处,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接下来,你需要思考,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的,现实中的你离自己希望的样子有多大的差距。下一步,你要尝试接纳自己实际的样子和理想的状态之间有差距。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尝试做任何可以让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更好的事情,包括允许自己不够好,或者尝试让自己变好,并真诚地赞美自己有在努力尝试进步。
你也可以这么做:用你期待别人爱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爱是不评价,爱是尊重,爱是理解,爱是信任,爱是关心。所以,你也可以停下评价,尊重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关心自己,做到这些,你也就是在爱自己了。
如果你还是不习惯,那么,请你至少尝试一下,在525这一天,认真地想一想自己的优点、自己喜欢自己的地方,好好地夸一夸自己,用力地爱一下自己。
愿你能一直喜爱自己。
素材来源: 肖丁宜北科心理 2019-05-25 00:00 发表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