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百科>>正文

为什么我越来越没底线?!

2021年12月09日

Q: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本来你一直在戒糖,但是这周你突然想喝奶茶,你在心里说服自己“就破例一次应该没事吧”,于是开开心心地去买来喝。下一周,你回忆起奶茶香甜的滋味,自然而然又去买了,而且一周喝了两次。在此之后,你每周都想喝奶茶,而且越喝越多,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你的戒糖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Q:或者你有没有这种体验?




某天晚上你计划明天要早起学习,但是第二天你起晚了,于是你觉得计划被打乱,一整天都毁了,干脆自暴自弃,放纵了一天,一页书都没有看。





像这种没有注意到自己做出了不良行为,而后续导致一连串危害性越来越大的事情发生的情形,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这就是传说中的“滑坡效应”





什么是滑坡效应


所谓滑坡效应指的是一旦开始便难以阻止或驾驭的一系列事件或过程,通常会导致更糟糕、更困难的结果。


研究表明,撒个小谎往往会导致滑坡效应,从而说下更大的谎言。我们的大脑也会适应这种谎言越说越大的状态,说谎便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滑坡效应也如同煮青蛙一般:如果将青蛙放进热水中,那么青蛙会一下子跳出来;如果把青蛙放进冷水中缓慢加热,青蛙则会被煮熟。


就像青蛙一样,人们也常注意不到不良行为的缓慢变化。


西方研究者将这种“不良行为有重复和加剧的倾向”命名为滑坡效应, 即当个体在实施了不良行为之后, 其道德水平将如同雪球从滑坡上滚落, 并难以抑制地急剧下降。







为什么会“滑坡”


滑坡效应的心理成因可分为有限道德视角适应化视角


其中有限道德视角认为滑坡效应的成因有:道德推脱、自我损耗、内隐偏见


1.道德推脱


已婚男士阿强喜欢和同事调情,虽然这在道德上不太正确,但是阿强认为工作之余说说“俏皮话”很正常啊。慢慢地,他总是给自己的愈加严重的越轨行为找各种借口,最终他沦为了偷情的惯犯。这就是道德推脱。


我们有时会允许并合理化自己的一些轻微的道德错误。随着时间推移, 越来越多的道德越轨行为被纳入道德的自我概念中。


通过道德推脱, 我们会对自身的不良行为产生动机性遗忘,随着道德推脱程度的增加,我们特别容易在“不道德的滑坡上继续滑落”。




2.自我损耗


人的心理能量有限,在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后自我控制能力会暂时下降, 产生自我损耗。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人更容易丧失理智和自控能力,从而陷入道德滑坡效应


举个例子, 小花昨晚熬夜追剧,只睡了两个小时,第二天她的自控能力便会降低,容易蛮不讲理地对无辜的人大发脾气,道德滑坡。


值得一提的还有上午道德效应,此效应表明人们在上午更加道德,下午的不良行为更多, 滑坡效应更加明显。



3.内隐偏差


我们的道德决策受到一种处于意识范围外的系统偏差的影响,这容易使我们的道德决策脱离理性, 陷入无意识的、自动决策的状态中, 滑坡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内隐偏差而导致的自动化认知所助长的。


内隐偏差使个体意识不到眼前的不道德事件, 呈现出自动化判断状态, 是滑坡效应产生的内部原因。



而在适应化视角下, 滑坡效应有伦理麻木自我非人化两种心理因素。


1

伦理麻木:人在反复遭受悲伤或苦难之后, 情感会变得麻木, 如饱经苦难的人对新的痛苦不会那么敏感。在重复地面临道德困境时, 由于适应而产生的迟钝会使人参与到潜在更多的不道德行为中。


2

自我非人化:人们在不道德行为后会感觉到自己的人性不那么正常, 导致自我非人化。自我非人化的结果又会诱发接下来的不道德行为, 产生一种螺旋向下的过程导致不道德行为愈发严重, 产生滑坡效应。







怎么预防滑坡效应

1

把不良行为的源头扼杀在摇篮里


不良行为逐渐发展时, 滑坡效应会使我们的意识消沉。我们要激活自我调控,提升定向预防水平,在不良行为微不足道的时候,就要当场纠正并进行警示。


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激活因道德推脱等因素而逐渐丧失的理性和负面情绪, 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恋爱分手后是滑坡效应的高发期,不少人分手后灾难就开始了,感觉提不起精神,比赛的项目没有想法去推进了,生活中的聚会不想参加了,而且很容易向情绪失控、饮食睡眠紊乱屈服。


一旦有这种苗头出现,我们就要及时拉响警戒,重新建立正向回馈系统,保证足够的休息,寻找新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趣味。


比较好的正向回馈系统有健身运动、好友聚会等。挥汗如雨后,你能够很快感觉到自己变得有活力了,身形也越来越健美,有了新的目标。好友相聚完,几个小时的聊天和谈心会让你感到愉悦和抚慰,负面情绪减少了。



2

通过良好的群体道德氛围及时调整


人并非生活于真空中, 其行为很大程度受到群体及社会的影响


良好的群体道德规范会及时引导人回归正轨, 若未形成良好的群体道德规范, 将很容易造成群体大规模的“道德滑坡”。



便利店里偷糖的小孩长大后锒铛入狱很可能是因为初犯时缺乏良好的群体氛围约束他。


因此,网络和媒体要加大具有良好性质的社会规范的宣传力度, 并谨慎报道不良事件, 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 学校等团体要树立深入人心的道德文化,及时教化“偷糖的小孩”,在滑坡起始点制止他滑下去。




当心滑坡谬误!

在预防滑坡效应的同时,也要防止自己陷入滑坡谬误哦。


滑坡谬误是指不合理地使用连串因果关系,将滑坡效应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用公式来呈现就是:如果发生A,就会发生B,……,最后会发生Z,通常Z会很荒谬,是不应该发生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允许A发生。


家长会经常念叨:

“你整天就知道玩,不好好学习。学习不好,你以后怎么考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你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你的人生就这样了,你将朝着失败的深渊高歌猛进…”

这就是典型的滑坡谬误




-END-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滑坡效应

[2] 知乎:滑坡效应|批判性思维中的常见谬误

[3] 知乎:说谎的滑坡效应

[4] 欧红蕾; 孙炳海; 张文海; 李伟健. 勿以恶小而为之:滑坡效应的心理机制及预防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2020,28(04)

素材来源:莼草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1-04-12 22:00 发表于广东


上一条:我思故我瘦-烧脑的东西不仅“烧脑”还“燃脂”? 下一条:期中焦虑自救指南

关闭